4月9日晚,文华学院“典读中国” 思政选修课第二讲在文华学院教学楼 4104 教室开讲。马克思主义学部主任吴秋凤教授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创新实践”为题,为同学们深度解读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课程开始,吴教授以“同学们,大家最近关注什么时事热点?”为切入点,以同学回答“中美关税问题”为话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要明白经济领域的对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发展规律,而这些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都能找到理论依据。这一巧妙的导入,瞬间拉近了同学们与高深理论的距离,让大家认识到经典著作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
随后,吴教授从为什么选这本书、作者的生平简介、著作的写作背景、著作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实践等几大部分进行讲授。在讲解著作的写作背景时,她详细阐述了当时社会的诸多矛盾,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艰难历程。讲解著作的主要内容时,她摒弃晦涩术语,借助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好愿景和时代局限性,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实践时,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她列举了大量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实例,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活力、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
整个课堂的始终,吴教授循循善诱地引导同学们用唯物史观去思考和分析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的根源?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当代零工经济是否赋予劳动者有更多自由?“大学生内卷现象”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等。同学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有的结合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描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想象;有的从自身学习、生活和就业实际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当下内卷问题。吴教授认真聆听每一位同学的观点,耐心答疑解惑,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典读中国”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入阅读和理解马列主义经典、现代中国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领悟经典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智慧和文化底蕴,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脉,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会用经典指导人生、挖掘潜能、寻觅真知、启迪智慧、提升素质、充实精神、激发动力,努力成为一个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深厚的人。吴教授的此堂课,让同学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审稿:吴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