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以辩证唯物主义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典读中国”第三讲开课

来源: 发布人:向青 更新时间:2025-04-19 浏览

为引导青年学子筑牢理想信念根基,4月16日晚,“典读中国”第三讲开课。本次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部副主任余刚老师讲授,他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导读为主题,引领学生用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将经典哲学智慧融入青年学子日常,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余老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20世纪初,俄国革命陷入低潮,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潮借机兴起,宣称“物质消失论”,试图用“感觉的复合”否定世界的客观性 。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理论不过是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翻版,本质是“用新术语掩盖旧错误”。这部经典著作直面唯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侵蚀,以科学实践为武器,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和无产阶级革命


在本讲中,余老师提炼了三大核心概念来进行重点讲解:物质第一性(“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认识辩证法可知性与实践标准)、哲学党性原则“哲学从来不是超阶级的”)。帮助青年学子通俗理解这些专业概念余老师生动地列举了“粉笔”“手机”等诸多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并节选了《盗梦空间》中的部分片段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


课程最后,余老师强调,当下,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仍试图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重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青年学子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深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侵蚀正如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需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力量,让真理的光芒永远照耀前行之路!


(审稿:吴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