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从传说到实证,文华学院经典读书会成员赴华中科技大学 聆听人文讲座

来源: 发布人:霍道洋 刘湘怡 王毅 更新时间:2025-04-03 浏览

当传说遇见科学,历史便在碧波之下苏醒。2025年3月27日晚七点,文华学院经典读书会成员王毅、吴继锋刘湘怡霍道洋等十同学赴华中科技大学东九D107学术报告厅参与人文讲座考古盛世界之:张献忠巨量沉宝出水计

本次活动特邀原四川省博物馆馆长髙大伦馆长担任主讲高馆长以明末张献忠沉银传说为切入点,通过实地发掘影像、文物标本展示及科技考古案例,还原了这场轰动学界的水下考古行动全貌。

馆长用李自成的九驴十八担金银珠宝藏于湖南莽山等多项案例引入导学据史料记载1646年张献忠在彭山江口镇遭遇南明将领杨展伏击,战败后被迫将满载金银的船只沉入岷江,意图日后取回。民间流传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的歌谣。”也暗示宝藏的存在。在2015年破获的文物贩卖案中得知大致沉宝地点,博物院及文物专家下定决心开挖江口,探寻沉宝。

随即高馆长介绍了沉宝发掘历程,截止目前已发掘6次,目前发掘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共计出土各类器物70000余件。包括有张献忠册封妃嫔的金册,蜀王金宝和蜀世子宝印、西王赏功金币银币;明王朝册封藩王、世子、郡王及妃嫔的金册、银册;铭刻有年号、地点的明代官银;以及大量精美的金银首饰、兵器、日常生活用品。

最后,高馆长表示江口沉银遗址发掘不仅是考古学的重大突破,更揭示了明末社会动荡与权力争夺的复杂图景。通过科学发掘,传说最终成为信史,为后人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的珍贵窗口这些实证不仅让人们更关注明史,催生《江口沉银遗址保护条例》的出台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经典读书会成员吴继锋与刘湘怡与吴馆长就考古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如何通过历史文献来佐证考古的专业性的问题进行了提问。高馆长高馆长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关看法,“以二十四史为框架,地方志填补细节,传说作为线索参考”的层次说明。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历史的回响仍在延续。考古不仅是对过去的凝视,更是对未来的启示。文华学院读书会学子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文学与考古的深度对话,让沉睡的文物在当代青年的思考中焕发新生。读书会组织者王毅表示此活动是经典读书会系列活动之一。走进外校,与名师对话,不仅能与各校优秀学子一起交流互动,还能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更能极大开阔文华学子的视野。今后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推进此类活动。




(审稿:吴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