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走近名师,领悟经典——读经典·跨校学习实践活动(三)

来源: 发布人:吴继锋 更新时间:2024-12-20 浏览

2024129日,我校“经典读书会”开启了第三次“走近名师,领悟经典——读经典·跨校学习实践活动”。由唐文凤老师带领20名文华学子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交流,此次讲座以“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地理因素”为主题,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湖北省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郑威教授主讲。郑教授分别从“九州共贯的一体化政治理念、细密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带领学子们从三个维度详细为学子们解剖了他心中的华夏一统与地理因素的关系。郑威教授以《禹贡》为引详细介绍了大禹治水天下分九州,导山、导水,五服等人与自然的方面的情况,并认为《禹贡》一书开创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地理观念。

中华民族光辉灿烂,五千多年来的历史无疑是历史画卷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倘若提到“华夏”二字,许多中国人便会联想到那个与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相关的词汇——九州。郑威教授讲到,九州一词最早发现于《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域划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象征九州的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地理的认识和对国家治理的理念。同时,“九州共贯”这一概念强调了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贯通划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理念。



其次郑威教授又分别从周、秦、汉等不同时代的行政区划入手为学子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介绍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格局,且对汉代介绍极为详细,不仅介绍了汉代十三州,更提出汉代以后是九州共贯一体化政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郑教授还强调细密完善的政区体系是一以贯之的,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建立的治理体系维护了华夏统一,是中华文明统一的重要保障。



最后郑教授分别从楚地民风、青藏高原、滇黔文明、巴蜀文明等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灿烂的地域文化谈起并指出地域文化的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向内凝聚的重要基础,并强调了这一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还能为当今社会的统一与和谐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同学们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时间如潺潺流水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不觉便已是夜幕降临,讲座也到此结束,同学们收获满满,同时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历史地理因素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文明交流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这次讲解不仅会拓宽文华学子们的知识视野,也会激发同学们对历史地理学浓厚的兴趣,更会对文华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子积极参加这类乐趣十足的跨校活动,与各校学子进行友好

交流,促进自身成长。


(审稿:吴秋凤)